黎坎-阮教纪念碑建于2004年,位于Vung Liem镇安仁路口,高7.5m,由青铜制成,重21.5吨。这座雕像是为了纪念早期反抗法国殖民主义者的斗争中的两位民族英雄——勒坎将军和阮教将军而建。 1867年6月20日,法国第二次入侵永隆,永隆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奋起组织多次反抗外来侵略的起义。先是Dang Cuu集团(一群联合起来起兵的朝廷官员),然后是Phan Thanh Gian的两个孩子Phan Ton和Phan Liem,举起反抗的旗帜,但相继失败…… 1872年左右,冯廉起义爆发,这场反法运动的领导人是黎灿和阮教。 黎灿和阮教都是农民,但或多或少都受过教育,有热情的爱国心,所以当他们站出来号召人民抗法时,得到了周围农民和学者的热烈响应。 。 Nham Than(1872年)的一个晚上,为执行黎干-阮教的战略,Pho Mai率领一支约30人的民兵团体袭击了Vung Liem区的市场,杀死了该区的老板Thuc和6名士兵。这场轰动性的胜利之后,法军进行了猛烈的镇压,他们派总督Ton Tho Tuong接任Vung Liem,接替被叛乱分子杀害的区长,此外还有著名律师Alix Salicetti,但抵抗力量却阴险狡诈。没有退缩,暂时撤退,躲藏起来等待反击的机会。 为了摧毁萨利切蒂,勒坎想出了一个投降计划,并引诱敌人进入叛乱分子在 Cau Vong 的埋伏。 1872年2月15日,萨利切蒂率随行人员前往头廉会见起义者。到达Cau Vong时,勒坎将军一看到桥头附近骑着马的萨利切蒂,立即拿着梯子跳了过去,抱住了萨利切蒂,把他扔到了地上。当时,战鼓响起,阮教率领起义军堵住法军退路,并杀死10余人。与此同时,勒坎指挥官和萨利切蒂互相拥抱,双双坠入河中身亡。阮焦接过萨利切蒂的头颅,与人民和军队一起将勒坎将军埋在森林边缘。 之后,省长陈巴禄带兵抓捕并杀害了村里的所有人。 “Vung Linh”(现在的营地被读作 Vung Liem)尸体遍地,人们的房屋也被烧毁。阮教继续抵抗法军,但大事并未成功,他在古建河中被敌人击落,年轻士兵的尸体也丢失了。尽管两位英雄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乐灿阮教将军的名字仍然永远活在史书中,被后人所铭记。 资料来源:永隆旅游局
永隆 4782 看法
Bodhicumàmani 佛塔遗址,也被称为 Ap Soc 塔或 At 塔,位于茶荣省沧龙县玄海乡索村,距离茶荣市约 30 公里。该寺始建于佛历2085年,即阳历1541年,至今已历经400多年,历经15代僧人、僧人、方丈。 1945年至1949年抗法战争时期,石金长老曾在此寺参与革命、培养干部。从那时起,Bolhicumànani 宝塔就成为了党和革命的根据地,在抵抗期间受到佛教徒和僧侣的保护。经过石金长老、石彦长老、石年长老等历代寺院领袖……从省里到基层,寺里培养了许多革命干部,如前同志阮登(南中)九龙省委书记;原九龙省委书记何南同志;第七届国会民族委员会原主席马哈山-通先生;范红福(Chin Phuong)同志;范青上同志(Tu Hong);原省委委员范文川同志……本着“一切为了抗争,一切为了胜利”的精神,博尔希库曼尼塔的僧众和佛教徒们誓言要全心全意跟党走,网络一样。 这座塔是许多高棉和京族知识分子受训的地方,许多僧人出世后投身革命,成为坚定的革命干部,一些同志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事业英勇献身。此外,塔内达官贵人还积极动员佛教徒捐献大量大米和金钱,支持抗战军队。此外,高僧与佛教徒一起参加了许多争取公民权利、民主、宗教自由、信仰自由的斗争……仅寺庙就捐赠了数十棵油树用于埋葬阵亡将士和许多青铜工具。制造武器对抗敌人的建筑工地... 凭借上述贡献,茶荣省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向阿速寺颁发了奖状,以表彰其在两个时期的抗战和良好的社会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石严法师被总统授予二级抵抗勋章。 2009年3月3日,菩提库兰哈尼佛塔(Ap Soc Pagoda)荣幸地被文化体育旅游部认定为国家历史古迹。 资料来源:茶荣市旅游信息中心
永隆 3536 看法
阮廷钊墓遗址及纪念区位于槟椥省巴特里县安德公社,是祭祀和安葬爱国诗人阮廷钊及其夫人黎氏殿和女儿阮氏玉奎的地方。宋月英)。 阮廷昭(1822年—1888年)是爱国学者阶层的典型代表,他们以诗歌为手段,通过意识形态对抗法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他的大部分文学和诗歌作品都是用诺姆语写成的,既表达了他的奋斗精神,也表达了他对民族命运和人民的热爱。 阮廷昭在抗法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不能像张定那样,从种植园调集军队作战,像陈天正那样,招募勇敢的士兵来对抗入侵,像阮通那样他参军抗敌……,他用笔战斗,投身人民斗争,成为抗法爱国运动的代言人。他是第一位谈论人民战争的越南诗人,宣扬农民在反抗法国人的起义中的作用,并意识到他们的责任和权利,他们需要为保护“一寸土地、一碗蔬菜、一碗米饭和一碗饭”而奋斗。衣服”为自己,保护国家的神圣主权。他在《吕文进》、《向芹约烈士致敬》、《战斗中的人民六英雄》等著名作品中,歌颂了农民战士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战斗的榜样。 。对于张定、潘玉堂等起义领袖,阮廷昭奉献了表达艺术、抒情和英雄主义的诗词。他看到了起义军领袖与群众的关系,看到了起义军对领袖的热爱,也看到了领袖对起义军的青睐。这就是阮廷昭的新英雄概念,与以往封建的爱国忠诚概念截然不同。 阮廷昭墓遗址纪念区总面积14187.9平方米,主要项目:碑舍、新庙、旧庙、墓区。 - 啤酒屋:建于2000年-2002年,钢筋混凝土,高12m,两层瓦顶,瓷砖地板。 - 新庙:建于2000年-2002年,高21m,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呈圆形,地面铺瓷砖,混凝土屋顶覆盖蓝色阴阳瓦。 - 老庙:建于1972年,面积84平方米,包括两层屋顶、棕色阴阳瓦、砖墙、瓦地,按传统建筑风格。 - 墓区:1958年重修,包括Do Chieu先生的坟墓、老妇人的坟墓以及她的女儿Nguyen Thi Ngoc Khue(Suong Nguyet Anh)的坟墓 - 女艺术家,《妇女钟报》编辑 - 第一届越南妇女报纸。阮廷昭先生的墓碑上刻有“日”字,老太太的墓碑上刻有“月”字。 纪念碑上现设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内外代表团、省内外参观人士的肖像画廊……画廊内还收藏有阮廷昭等多幅典型作品。如:Luc Van Tien,Duong Tu - Ha Mau,Ngu Tieu的口腔医学,Can Giuoc的追悼会,...在Han Nom和研究人员的一些文献中,收集和突出Nguyen Dinh Chieu作品的思想价值,个性和内容。 每年的7月1日至3日(阮廷昭诞辰日和忌日),槟椥省政府和人民都会举办传统文化节。节日节目丰富。 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的阮廷昭墓及纪念馆于2016年12月22日被政府总理列为特别国家古迹。 资料来源:文化遗产司
永隆 4588 看法
新和公社位于永平区丁文富,现位于永隆市新和公社新红村。 Tan Hoa Communal House位于Tien河畔,面朝Cai Doi运河,因此当地人称之为Cai Doi Communal House。这是一件兼具艺术性的建筑作品,标志着越南移民来到这里开垦土地并建立村庄的时代。 1998年,新和公屋被认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文物。 新和公屋大约建于18世纪中叶,至今没有任何文献证明该公屋最初建造的日期,但时至今日,新和公屋仍然保留着许多文物,例如对青黄的祭祀诗Dai.Vuong - 一个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的宗教标志...最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房屋还有一个古老的招牌,上面刻有“Tan Hoa Dinh”三个字,其印章风格是 Mau Ngo(1798 年)制作的规模很大,证明当时新华公屋的规模不小。 绍治统治时期(1841年至1847年),新和村因与胡氏太后(明命国王的妻子,绍治国王的母亲)同名而更名为新和村。慈德五年(1853年1月8日)11月29日,新和村和该地区的许多其他村庄同时被授予清皇神的称号。然而,这份珍贵的文件并没有持续多久。 1862年,法国远征军开火吞并东南省份和永隆省,新和神被摧毁。因此,在执行1862年条约时,永隆省归顺顺化朝廷,现政府迅速报告,礼部迅速将这份圣旨副本重新颁发给新和村。 法国殖民初期,新和村与新会村和新仁村合并,改名为新和村。因此,景帝年间(1910年),新和公屋被修复并命名为“新和精神寺庙”。 新和公屋由六个屋顶堆叠而成,具有南方乡村公屋的外观,但也有其独特的特色。正殿为四柱屋,四面以冲椽、八椽展开。其他房屋如武馆、武馆、后殿……均做成三间两厢式样。公共住宅的地基是用劈开的石头建造的,但后来的修复在周围建造了砖墙,并不能掩盖当时的艺术印记,即前廊外柱顶上的法式图案。公共房屋的屋顶覆盖着阴阳瓦,通过天沟系统连接。屋脊和屋顶修得高高,饰有珠画龙盖、鱼化龙、凤嘴、龙环、八仙、日先生、月太太等陶瓷装饰。 新和公社里至今还保存着几十套蓝色信封、几十块横板、对联、炉子、火炉、顶、香炉、祭坛等许多符号……每年新和公社都有假期房子。 : - 上奠节是农历九月十一和十二。 - 特别是,新和公屋仍然保留着Than Thanh Hoang的传统,这意味着公屋最初建立的Ky Yen(旧)日,然后被阮朝标准化。 - 但是这个公共住宅最大的节日是 Ha Dien - Ky Yen 日,每年农历三月 11 日至 13 日。 新和公屋是一座艺术建筑作品,见证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自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开垦村落以来,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祖先仍然努力保存文化遗产。因此,新和公屋于1998年被文化和新闻部认定为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永隆省历史文物书
永隆 3730 看法
玉山光圣物位于永隆省芒提区新龙海公社新添村。 1928年初左右,张如氏先生和高台政要建立了金灵寺。这里的宗教信仰天天教。 1936年,高台显贵张黄五先生捐赠7平方米土地,修建新的礼拜场所。 1936年,玉山光清静竣工。 1931年以来,玉山光的政要和追随者除了从事宗教活动外,还进行革命活动。 1936年,法国殖民者封印了玉山光圣净土。 1940年交趾起义后,许多政要和信徒被逮捕和流放。尽管困难重重,玉山光仍然转向革命。 1943年,党组织指派陈文森同志解封玉山光圣地,玉山光圣地的活动日益活跃,这里的组织在玉山光圣地的领导下运作。 1945 年 8 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玉山光和人民的工会奋起将政权交还给人民。 抗法战争时期,这里是革命的坚实支点。旺廉和芒提的许多部队和领导干部留在这里指导当地的运动。 1954年,清静玉山光党支部诞生,指导清静的革命活动。 在抗美救国时期,发生了许多革命活动,有时默默地、秘密地,有时公开地、直接地与敌人作战,在许多战线上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亮点是圣人静玉山光 (Saint Ngoc Son Quang) 建立阮善纪念碑的活动 - 举行和平祈祷仪式,该活动于 1970 年 11 月 12 日至 16 日举行。保持平静和独立。 此次活动在国内外引起反响。许多外国通讯社来到玉山光直接向世界报道新闻。敌人千方百计破坏仪式、打压宗教。阮天岱仍然坚定地团结和保护信徒和人民。这件事让敌人胆战心惊。 2007年,国家与省内外高台教信徒合作,投入资金修复了规模更大、更为雄伟的建筑,以记录2007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世界地位,也让人民有一个祈祷的地方为了和平。 第二次同样引起轰动的事件发生在1973年7月。玉山光的追随者和政要直接会见了明德县长、永隆省长、四战术区司令、内政部、总理办公室最高法院、伪国家警察总司令部对征兵进行了激烈的斗争。面对玉山光的强烈斗争,敌人不得不屈服,释放了181名被关押的信徒,并承诺停止对青静的袭击和搜查。 如今,每年农历十一月十四、十五日,玉山光圣地都会举行庄严、恭敬的祈和平法会。 此外,玉山光圣舍利还有主要节日:正月初九祭神大典。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五王节,农历五月初五,祭祀神农氏。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原节。农历十月十五日举行河原仪式和灌顶仪式。 玉山光圣舍利于1998年8月31日被文化和新闻部认定为国家革命历史型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芒氏区党委历史
永隆 4090 看法
福厚塔位于永隆省三平县Ngai Tu公社Dong Hau村。这是一座古老的蓝德派、竹青派佛教寺庙,还以其独特的石经花园而闻名,在西方独一无二。 最初,福厚塔只是一座茅草屋。 1894年,全村人齐心协力,将茅屋建成木肋、阴阳瓦顶、板墙、砖地的宝塔。该塔属村塔类型,故名东后塔。 1910年,东福塔改名为福福塔,前来皈依受戒的僧尼越来越多。 在民族解放斗争时期,福寿塔也是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期安置革命干部的地方。许多僧侣在塔内学习,遵循高僧大德的教诲,聆听祖国的召唤,“脱袈裟,穿上战袍”。这是对20世纪越南佛教历史以及战争期间永隆省和西南地区革命历史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文物。 经过多次修复和新建,福寿塔目前包括大雄宝殿、中殿、后殿、经堂、佛塔系统等诸多工程……除了1962年用材料新建的大雄宝殿外现代按照东西方结合的建筑模式,其他作品是老寺庙的一部分,可追溯至1894年。 福厚塔的主殿呈“画”字形,俯瞰河流。塔正面仿古建筑风格,中间有一座高耸的七层塔模型。 内殿规模较大,中坛供有释迦牟尼佛入定像,以及新生的悉达多太子和三尊(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太子)的雕像。左右两侧各有两个祭坛。这里还保存着一组非常珍贵的东后古塔造像,如张殿大、和法、地藏、传德等造像,以及一套全木头或凯迈陶瓷制成的罗汉像。 。 塔内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石经园,石上刻有精美的经书。 法句经园由213块0.4×0.6m的青石板组成,两面刻有423部佛经,此外还有《法句经》大意诗一首、《法句经》功德诗一首。僧侣和佛教徒的行为以及刻有释明珠法师形象的石板。石板的排列方式模拟菩提叶向八个方向展开,象征八正道。花园的中心是一座山,山上有四尊释迦牟尼佛像。 还有阿弥陀经花园和北传国语经花园。阿弥陀佛经园有31块石板排列成一排S形的小荷塘,象征着越南。北、中、南各地区都有一块石板放置在湖中央,上面刻有象征性的宝塔,还有象征性的假山,如延土山、那山……这个花园里的经书被翻译成六种- 八节形式。 佛塔旁边还有多块石板,旁边刻着越南语,方便外国游客参观时看懂,而且很多石板上刻着“心”、“忍”、“佛法”等字样,非常独特…… 1994年1月25日,福厚塔被文化和新闻部认定为国家革命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永隆旅游局
永隆 4018 看法
龙青武寺,又称龙青公屋,位于龙河河畔,是永隆市一座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典型古建筑,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1991 年 3 月 25 日。 龙城公屋建于1754年左右,由Mai、Ho、Mac、Vo、Doan等五个家族的人们和许多其他移民来到永隆探索、建立村庄、建立小村庄和建造公屋以崇拜村神。最初,这座公共住宅是在 Bung Binh 村用树叶临时建造的,后来在 1844 年,村民 Nguyen Van Khiem 先生意识到公共住宅的位置并不理想,所以他提供了位于旁边的一块约 2 公顷的土地。到Long Ho河岸,将Long Thanh公共住宅搬到这里。直到1852年慈德年间,龙城公屋被阮朝廷封为Bon Canh Thanh Hoang神(意思是Bon Canh Thanh Hoang神的称号),目前这个称号也在王后家里供奉。永隆市何氏家族的后裔。 1913年,龙城公屋被修复,用实心砖瓦建造,并更名为龙城妙武至今。 总体而言,Long Thanh 公屋是根据南方流行的乡村公屋建筑风格建造的。虽然不像北方的公共住宅那么庞大,但永隆公共住宅的形成过程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社区从第一次来到这片土地上开垦、开放以来的文化生活和信仰。 Long Thanh公共住宅具有典型的亚洲建筑风格,公共屋顶由五个金字塔形屋顶、两个Banh It屋顶、鱼鳞瓦屋顶和许多相邻的附属建筑组成……这是越南西南部地区相当常见的公共住宅设计。 。就像Cong Than Mieu Vinh Long一样,Long Thanh公共房屋内部的布局分为4个主要房间,包括武术室、武术室、主室、客房以及厨房。 Long Thanh公屋的院子中间有一个屏风,然后是武术和武术馆——一个用来建造崇拜、戏剧和组织村里重要节日的地方。主庙位于Long Thanh公屋的中心,用于祭祀村里的Thanh Hoang。它采用四柱设计,有八个冲孔椽子和八个决椽子,以确保雨季干燥和通风。旱季。 Long Thanh 公共住宅后面的部分是位于公共住宅左侧的客房和厨房。 除了供奉村里的守护神外,龙城公社的正殿内还供奉着雄王国牌、塔友班表、白马太监神,并装饰有许多佛像。红漆的信封,横的板,平行的句子……镀金,精雕细刻。隆盛王宫的后部有一个小而隐蔽的空间,供奉祖先和子孙,并保存圣物。此外,在Long Thanh公共庭院前,还供奉着Xa Tac祭坛(农神的祭坛)、Ong Ho碑、Bach Ho寺庙、Ngu Hanh Nuong Nuong寺庙。 每年,在Long Thanh公社,通常有两个重大节日:农历三月满月日的河奠节和农历十月满月日的上奠节。此外,Long Thanh公共房屋也是保留南方传统仪式的地方,如Tuc Yet、Tien Hien、Hau Hien、Xay Chau、Dai Boi、Hoi Chau...... 资料来源:永隆旅游局
永隆 3789 看法
王进军元帅陵墓遗址位于永隆省茶安县天美乡姜清巴赫村。 泉进将军,迪乌文敦将军,阮文敦本名石阳(1763年-1820年),高棉族人,苍龙(茶荣)平富公社阮朗村人。他追随阮勋爵,为收复茶安、草克土地,团结京族、华族、高棉族,阻止暹罗军队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和他的将领参与支援Thoai Ngoc Hau疏浚永德运河,阮主感激不已,授予他“Dieu Bat”称号,并被授予“Nguyen Van Ton”称号。当他去世时,他被追授为迪乌·巴特陆军元帅的称号。根据研究员张玉祥的文件,阮文敦元帅在参与敦促开挖永泽运河时感染了疫情。那年发生了一场大流行病,导致数千农民死亡,并在交趾支那许多省份蔓延。 1820年春节后的同一天,阮文敦元帅和他的妻子去世。 巧合的是,迪乌·巴特元帅夫妇去世后,疫情突然结束。当时,茶安-万提地区的人们认为他顿悟,保护村民免受疫情侵害,于是纷纷涌向陵墓祭拜他,希望得到保护,并怀着崇拜迪乌元帅的信仰蝙蝠就是从那里来的.. 王茶安陵墓供奉着阮文俊元帅,已有200年历史,曾多次修复,于2019年、1996年被文化体育旅游部认定为国家历史文物。 建筑方面,陵墓有正殿、武馆、客舍,仿南方公房建筑风格,木质、瓦顶、砖地、墙体。 从外面看,巴特元帅陵墓周围的三进大门和栅栏建于1963年,1994年修复。大门两侧有一对相对的盖碗。 过了这扇门,你会看到另一扇门,这扇门后面是一个很大的水泥院子,院子周围有很多树木和花草。校园内挂有龙虎屏风。大雄宝殿前有武术馆,高10m的旗杆上悬挂着索爱旗。 Vo Ca 建于 1953 年,采用重型材料建造,有 4 根圆柱。武馆屋顶两端饰有瓷币造型。武馆屋顶覆盖阴阳瓦,上方塑有两条龙画珠和一对鱼化龙的雕像。武林门两侧,各立着两只威风凛凛的独角兽雕像。亮点是鎏金漆横匾,上面写着“保国保民”四个大字。 主殿宽约200平方米,由四根柱子支撑,形成板形屋顶,横跨桥面。屋顶覆有阴阳瓦。屋顶顶部有陶器钱币图案。屋顶上有一对龙,盘旋在日月两侧。正殿共有三扇门。正门上方有一块牌子,上面刻着“My Thanh Assembly Hall”的字样。门的两侧各有一对盖碗。 中间的祭坛内有前元帅迪乌·万通的肖像,右侧有迪乌·巴特元帅的妻子的雕像。左侧,平西供奉阮安副将军。 迪乌·巴特元帅和他的妻子的坟墓位于陵墓后面,为双层墓葬式,建于 1820 年,结构由石灰、蜂蜜和糖制成。他的坟比她的坟高。墓前有屏风,上有两句并列。 王茶安陵祭于2020年1月22日被文化体育旅游部部长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永隆旅游局
永隆 4038 看法
Van Thanh Mieu位于永隆省永隆市第4区陈富街,面积10,322平方米。 万清寺是一个弘扬儒家思想的项目,是封建国家的官方文化机构。与南方其他文庙相比,永隆文庙建造时间最晚,也是唯一现存的建筑。 三进门、二侧门,仿古建筑,屋顶三层。屋顶上饰有两条蓝色陶瓷制成的日侧龙,屋顶上覆盖着大大小小的瓦片。柱子两侧有相对的盖碗,上面刻有水泥浮雕的汉字,有弘扬孔子、弘扬儒家思想的意思。 从大门出来,直奔称为神道的大清宫。神殿两侧有两排星星,高耸如两层士兵。神社上有3块石碑 第一块碑刻有潘清建先生生前所写的内容。该碑由张玉朗先生于 1872 年建立。第二块碑建于 1917 年。 第三块石碑立于1931年,记载了张氏伦夫人捐田并委托祭祀其生父、岳父于文雄阁的话语。 Van Xuong Cac 前面有两门大炮。 大炮是沿着 Co Chien 河岸放置的两门古代火炮,用于保卫永隆城堡。 1937年,这两把枪被带到这里。 Van Xuong Cac 是一个独特的文化项目,以重叠的蜗牛风格建造,创造了 Van Thanh Mieu Vinh Long 的独特外观。 Van Xuong Cac 也被称为 Tho Lau、Tan Dinh、Tuy Van Lau,由两层组成:上层供奉 3 Van Xuong De Quan(掌管文学的神),并存放书籍;下层则供奉着 3 位 Van Xuong De Quan(掌管文学的神),并存放书籍。下层是祭孔时休息的地方,也是当时官僚评文论武的场所。前面是供奉嘉定刽子手宋德、武长全先生和帝国大使潘青建的祭坛。 万盛寺的校园很大,绿树成荫,有两个曾经种植莲花的湖泊,左边是Nguyet Anh湖,右边是Nhat Tinh湖。 位于“祠堂”尽头的是文庙,主体部分是供奉孔子的大清宫,前面是供奉十七圣的大武和胡武。 大清宫内部装饰有祭祀空间:中间是孔子的祭坛,两侧是十二圣人的祭坛。前面是朱文安老师的祭坛,左右两侧是供奉十二圣人的神龛,是他的十二位优秀弟子。 文庙里,随处可见善人捐赠的许多横匾和对联。 1991年3月25日,文清寺被文化、信息、体育和旅游部(现文化体育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历史文物。 每年二月初和八月下旬的祭孔圣人大典都在此举行。 在Van Xuong Cac,有潘清建的忌日(农历七月四日和五日),高级官员和士兵的忌日(农历十月十二日和十三日)。 资料来源:永隆省旅游推广信息中心
永隆 3559 看法
位于三平区(永隆)同禄公社富美一村的陈大义同志纪念区,教授、院士、少将、劳动英雄陈大义同志纪念区是一件文化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意义表达对伟大贡献的感谢,帮助后人更好地了解一位天才科学家的背景、生活、攻坚克难的精神、好学的精神和创造性的工作。一位毕生为人民和国家服务的伟大知识分子,胡志明主席的优秀学生。 教授、院士、少将、劳动英雄陈大义纪念区于2013年11月24日开工建设,2015年5月18日落成。整个项目面积约16000平方米,设计风格开放、通风、温柔、私密,但仍保证尊严。项目主要项目包括:纪念馆、展览馆、会议室、电影放映、传统活动、广场…… 纪念区陈列有近千件有关教授、院士、少将、劳动英雄陈大义生平的文献和文物。为增强纪念区的内涵和价值,国防部国防工业总局近日移交军事工程车间模型和132件国防经济产品进行展示。 纪念区的亮点是科技部投资建设的现代化项目科技数据集成中心。中心是科技信息存储和推广的场所,服务湄公河三角洲农业生产开发和新农村发展; 教授、院士、少将、劳动英雄陈大义,本名范光乐,1913年9月13日出生于一个贫困教师家庭。性格聪明、充满活力的他,从小就立志求学,立志奋发向上,在各级教育中取得优异成绩,后赴法国留学。在法国和德国的天然气发电厂、飞机制造商、武器研究所和航空工程部门工作11年后,1946年,他自愿跟随胡志明主席报效国家。 以他的知识,回国后,他被指派了研究新武器的任务;组织建设全国数百家工程工厂;向越北战区总体调运数万吨机械、设备和物资;逐步完善组织、力量、训练、队伍建设;成功研究、制造和改装了多种适合越南战场的武器装备。 在许多关于他的职业生涯的研讨会上,许多党、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评价: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被誉为工业之父。越南的国防。当时,他研究、制造和改进多种类型武器的成果,为缩小我敌科技水平差距,帮助我军取得战场主动权,不断前进,取得全面胜利、统一国家做出了贡献。 1975年春天。 教授、院士、少将、劳动英雄陈大义纪念区于2017年被湄公河三角洲旅游协会认定为该地区典型旅游目的地,并于2022年重新认定。 来源:人民军报
永隆 4452 看法